合肥中考网
合肥站
快捷导航   合肥中考政策指南   2017合肥中考大事记   合肥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合肥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说明 > 正文

2012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考试大纲(2)

来源:安徽教育网    作者:合肥中考网整理    2012-08-22 16:10:44

说两句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进行考查。

      A.识记  指学生能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如对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文献的正确表达,对重要的历史地图、图像的识别。

      B.理解  指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即形成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

      C.运用  指学生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初步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以上三个层次的考试水平的要求是递进关系,每一高层次考试水平的要求同时包括了较低层次考试水平的要求。

      有关考查知识与能力学习目标的要求列表如下:

    学习板块
    学习主题
    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
    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
    A.识记  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特征;了解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B.理解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
    1.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国家的建立、“闭关锁国”等史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汉武帝、唐太宗等历史人物,考查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认一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认识中_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思想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A.识记  夏朝建立的史实;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分封制;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B.理解  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统一国家的建立
    A.识记  秦兼并六国;陈胜、吴广起义;张骞通西域;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B. 理解 通过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C.运用  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评价汉武帝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A.识记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B.理解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A.识记  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B.理解  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娤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C.运用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A.识记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知道辽、宋、西夏、余等政权的并立
    B.理解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A.识记  列举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B.理解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C.运用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7、思想文化
    A.识记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知道《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9.科学技术
    A.识记  知道《九章算术》、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B.理解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18年合肥指标到校分数线汇总
    一六八中 合肥二中 合肥三中 合肥五中 合肥七中
    合肥九中 合肥十中 合肥十一中 合工大附中 庐阳高中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相关文章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热门资料

    热门推荐

    2018年中考策划 一六八中学自招 中考分数线 中考政策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大事记

    热门学校招生信息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合肥中考指南

    合肥中考指南

    2014年合肥中考刚走,2015年中考就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相关中考信息......[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体育

    中考报名

    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复习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合肥八中

    合肥十中

    第七中学

    第五中学

    第一中学

    一六八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