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合肥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来源:新浪 作者:学思不至 2013-05-14 13:33:42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外华夏儿女,友好国家,国际友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抒写着大爱无价,大爱无疆。
2、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对人生的逆境、巨大挫折,我们应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坦然的面对:逝者以去,生者坚强。
3、感悟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变得如此脆弱,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在生命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奋斗充实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4、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不为困境击垮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
5、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的内涵因奉献而精彩,因奉献而丰富: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教师、救灾自愿者……危难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将生命留给他人,将危险留给自己。
6、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荣辱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7、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是抗击灾害的钢筋铁骨。
9、地震灾害爆发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无数的党员干部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0、坚强的意志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坚强的意志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
三、相关问题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答: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奋勇抗灾。
2、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抵达四川芦山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②说明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们正在全面有序展开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⑤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⑥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 2018年合肥指标到校分数线汇总 | ||||
| 一六八中 | 合肥二中 | 合肥三中 | 合肥五中 | 合肥七中 |
| 合肥九中 | 合肥十中 | 合肥十一中 | 合工大附中 | 庐阳高中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