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合肥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说明 > 正文
来源:安徽教育网 作者:合肥中考网整理 2012-08-22 15:47:00
合肥中考网8月22日:201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标引路 吃透考纲 关注变化
各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考试纲要》是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要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关注细微变化。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记住:不会变的是对中考考纲内容的考查!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考纲》这个“宗” ,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此乃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
二、研究考题 分析答卷 了解特点
研究考纲,最终要联系到具体的试卷,研究试卷有两方面的好处:
1.熟悉考点,了解题型,展望未来命题方向;
2.缩小范围,减轻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研究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猜想2012年的试卷特点。
(一)稳中有变,涵盖广泛。
(二)聚焦基础,突出语言运用
(三)整体阅读,凸显理解、品味
(四)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化表达
三、掌握技巧 明晰考点 预测方向
(一)古诗文默写: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依据:我省《2011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命题预测:除诗词外,涉及到的古文是:
2005年——《论语》《陋室铭》(2分);
2006年——《爱莲说》(1分);
2007年——《论语》《鱼我所欲也》《岳阳楼记》占3分;
2008年——《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占3分;
2009年——《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占2分;
2010年——《论语》《陋室铭》占2分
2011年——《孟子二章》《岳阳楼记》2分
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 2018年合肥指标到校分数线汇总 | ||||
| 一六八中 | 合肥二中 | 合肥三中 | 合肥五中 | 合肥七中 |
| 合肥九中 | 合肥十中 | 合肥十一中 | 合工大附中 | 庐阳高中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