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合肥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4-04-09 15:32:55
2014年安徽中考大纲:历史考试纲要
学习板块
|
学习主题
|
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
|
|
中国古代史 | 1.中华文明的起源 |
A.识记 了解北京人的文化遗存;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了解黄帝的传说
|
1. 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国家的建立、“闭关锁国”等史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唐太宗等历史人物,考查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思想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B.理解 如何计算历史年代
|
|||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
A.识记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分封制;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
||
B.理解 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
3.统一国家的建立 |
A.识记 秦兼并六国;陈胜、吴广起义;张骞通西域;
|
||
C.运用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结合西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
|||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A.识记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
||
B.理解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
|||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A.识记 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开元盛世
|
||
B.理解 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A.识记 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宋代的社会生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
||
B.理解 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民族关系的发展
|
|||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A.识记 郑和下西洋;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
||
B.理解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
|||
C.运用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
|||
8、思想文化
|
A.识记 知道孔子、“百家争鸣”;《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
||
9.科学技术 |
A.识记 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
||
B.理解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
中国近代史 |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A.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的事实;《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
1. 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深刻变化,民族危机加深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2.通过洋务运 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实,知道救国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 3.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活动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艰难曲折的认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4.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 暴的侵略本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 |
B.理解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
|||
C.运用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
|
|||
2.近代化的起步 |
A.识记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
||
B.理解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
C.运用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A.识记 中共“一大”;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
||
B.理解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
|
|||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A.识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
|
||
B.理解 了解西安事变,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
|||
C.运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A.识记 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
||
B.理解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
|||
6.经济和社会生活 |
A.识记 张謇兴办实业;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
|
||
B.理解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
7.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A.识记 知道鲁迅、聂耳、徐悲鸿、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
||
科举制的废除,京师大学堂
|
|||
中国现代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A.识记 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 通过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史实.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过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 识 2.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的认识 3.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发展的认识 |
B.理解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
|||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A.识记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
|
||
B.理解 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
|||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
||
B.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
C.运用 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
|||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A.识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
||
B.理解 “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
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A.识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
||
B.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等史实.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
|||
6.科技、教育与文化 |
A.识记 “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
||
B.理解 认识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
|||
7.社会生活
|
B.理解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
||
世界古代史 | 1.史前时期人类与上古人类文明 |
A.识记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
1.以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等史实,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能力2.以在地图上标注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和罗马疆域的变化等,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
B.理解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
|||
2.中古亚欧文明 |
A.识记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
||
B.理解 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
|||
3.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A.识记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
||
B.理解 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
相关文章:
2018年合肥指标到校分数线汇总 | ||||
一六八中 | 合肥二中 | 合肥三中 | 合肥五中 | 合肥七中 |
合肥九中 | 合肥十中 | 合肥十一中 | 合工大附中 | 庐阳高中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